华厦要闻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华厦要闻 >> 正文

教育部物流教指委主任黄有方教授做客我校 “望怀讲座”暨物流工程国家一流专业与新文科建设座谈会

时间:2023-11-13 栏目:华厦要闻


时序更迭,华章日新,厦门华厦学院迎来三十华诞庆典之际,校学术委员会、商务与管理学院和厦门市物流与供应链学会于11月9日下午在明德厅2举办“数智科技赋能新文科创新发展”主题讲座。讲座特邀嘉宾为教育部物流教指委主任、新文科建设组副组长、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黄有方教授。厦门华厦学院常务副校长陈民伟教授、厦门华厦学院副校长雷蕴奇教授、厦门市物流与供应链学会柯东会长、厦门理工学院物流管理系主任潘福斌教授、集美大学刘旺盛副教授等一席领导嘉宾出席本次校庆专场讲座。讲座由校学术委员会负责人主持。

“数智科技赋能新文科创新发展”望怀讲座与会领导嘉宾合影

讲座伊始,陈民伟教授代表学校为黄有方教授赠送“望怀讲座”特邀嘉宾牌匾及鲜花,热烈欢迎并衷心感谢黄有方教授在百忙中莅临我校指导和开讲。

陈民伟教授为黄有方教授赠送“望怀讲座”特邀嘉宾牌匾

讲座从我国高等学校新文科发展动态、数智科技新文科融合发展动态和数智科技赋能新文科创新发展三个层面展开。

在我国高等学校新文科发展动态层面,黄有方教授高屋建瓴地指出,新文科建设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文化运动”,新文科建设从时代、主题和策略三个方面延续了新文化运动的价值追求,两者皆怀“国之大者”,都以应变求新为目标、以思想文化为焦点、以高等教育为阵地;新文科不仅是教育教学的创新,也是知识体系的创新,是思想的创新。新文科建设要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在数智科技新文科融合发展动态层面,黄有方教授系统地介绍了数智科技与新文科建设的关系,四新建设不是各行己路,而需要融合共进,要“加强科际联合,构建学科共生体”;数智科技促进人文学科知识管理方式创新,要探索构建以问题为核心的人类知识生产的新模式。

在数智科技赋能新文科创新发展层面,黄有方教授明确提出数智科技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介的时空依赖,借助学科交叉融合,重塑学科的边界和知识结构;数智科技帮助挖掘、阐释、翻译核心术语的概念与表达,驱动新文科话语创新,催生新学科增长点和新科学研究范式。在此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以数字技能为新基石的通用技能的培养,突出文理融通的数字素养、科技素养、人文素养与创新素养的培育。

黄有方教授作专题讲座

讲座结束后,校领导陪同黄有方教授参观了校史馆,了解学校的办学历程,并于望怀厅会议室召开“物流工程国家一流专业、《供应链管理》国家一流课程、供应链管理教育部教指委新文科试点专业建设工作指导座谈会”,会议由商务与管理学院院长汪婷婷教授主持。

黄有方教授参观校史馆

物流工程国家一流专业、《供应链管理》国家一流课程、

供应链管理教育部教指委新文科试点专业建设工作指导座谈会

座谈会上,常务副校长陈民伟教授代表学校和物流工程专业对黄有方教授在物流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和《供应链管理》国家一流课程建设方面给予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今后在黄有方教授及教指委的带领下,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黄有方教授对我校物流工程一流专业与新文科建设的阶段成果给予充分肯定,期望学校的专业建设能勇担使命,在全国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特别是民办方阵,竖立起一面鲜明的旗帜。黄有方教授提出,物流工程一流专业建设需要明确方向、找准定位和细化要求,紧跟国家需要,全面推进专业基础类、技术类和领域类三大课程群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持续优化;充分发挥厦门地域优势,深化产教融合;要以新文科建设为引领,与学校优势结合,打破专业边界,突出办学特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重点关注专业特色凝练、交叉融合、一流专业建设增量以及核心课程群和一流课程建设。在交流环节,黄有方教授从专业发展方向、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思政、产教融合、基地建设和国际化等方面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同时,黄有方教授诚挚表示了对学校校庆的祝贺及对学校发起人蔡望怀先生的敬意,并为学校三十年校庆题字“弦歌不缀”赞誉华厦人的办学精神。

黄有方教授为学校题字“弦歌不缀”

座谈会与会领导嘉宾合影

最后,陈民伟教授对本次指导座谈会进行了总结,此次座谈会为我校物流工程一流专业建设指明了发展思路与方向,增强了物流工程专业定位一流、持续改进的动力;今后,学校将进一步按照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目标要求,力争将我校物流工程专业打造成福建重要的物流与供应链人才培养基地,全国有影响力的国家一流专业。

今年是厦门华厦学院建校30周年,我校将以此次物流工程国家一流专业与新文科建设指导座谈会为新起点,不忘初心,奋勇争先,不断强化专业内涵建设,聚力推动新文科建设,建设一流专业、做强一流本科,通过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Copyright(C) 2015 厦门华厦学院  技术支持 信息中心 闽ICP备09004608号-1 闽公网安备 350211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