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厦要闻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华厦要闻 >> 正文

思想者讲堂·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丨厦门华厦学院举办国安·家安大课堂主题活动

时间:2025-10-17 栏目:华厦要闻


 

2025年10月14日下午,厦门华厦学院举办思想者讲堂主题活动,校党委书记徐志怀,校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副校长赵丽,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校长唐维萍出席。论坛由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孙键主持。学校团学骨干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近200人参加活动。

活动伊始,校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副校长赵丽做题为“弘扬抗战精神,做光荣自豪中国人”的主题报告。报告指出,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场铸就战争史上奇迹、书写中华民族恢宏史诗的战争,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报告强调,中国故事远未结束,更精彩的书写还在后面,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内心的正直和坚定托起堂堂正正的风骨,以昂扬的自信和从容点亮光荣自豪的气象,在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的交汇中砥砺精神,在世界舞台与民族复兴的交汇中展现风采。

赵丽副校长做题为“弘扬抗战精神,做光荣自豪中国人”主题报告

在集体备课教学展示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昂、王茜、乔紫薇等三位教师分别以“以烽火淬炼信念:伟大抗战精神中的理想信念的特征与时代传承”“赓续抗战精神,青春挺膺担当”“侨连山河牵心桥•百年天堑变通途——陈嘉庚先生的交通强国梦”为题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进行教学展示。通过集体备课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建设,切实把牢思政课课堂教学的质量的“第一道关口”。

王昂老师进行教学展示

王茜老师进行教学展示

乔紫薇老师进行教学展示

在“磨课”研讨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双双、杜丽娟、钟丽宁等三位教师围绕“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主题进行发言,一致表示,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每一堂课、每一次交流、每一场实践,引导青年学生读懂历史、铭记精神、勇担使命,培养学生成长为能扛起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杜丽娟老师发言

高双双老师发言

钟丽宁老师发言

2024级物流工程2班学生但思雨、2023级数字媒体艺术1班学生徐若曦,围绕“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汲取青春奋进力量”主题进行发言,她们一致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仅要自己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更要让抗战精神在更多人心中传递,让这份精神成为新时代前行路上的“筋骨”,支撑我们走好每一步,支撑着家国在复兴之路上行稳致远。

2024级物流工程2班学生但思雨发言

2023级数字媒体艺术1班学生徐若曦发言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校长唐维萍进行点评。她指出,在本次活动中,教师的教学展示和学生主题分享体现了政治的高度、思想的深度、教育的温度和实践的力度。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全体师生要进一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将其转化为勤学笃行的动力,在专业学习中锤炼本领,在社会实践中磨砺品格,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校长唐维萍进行点评

最后,校党委书记徐志怀做总结讲话。他指出,要充分发挥思想者讲堂的作用,持续创新工作方法,让包括伟大抗战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传承既有历史的厚度,又有时代的温度,引导青年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他强调,要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紧紧围绕思政课教学“八个相统一”要求,推动我校进一步建强教学团队、规范集体备课、丰富资源供给、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听课指导、善用数字赋能,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党委书记徐志怀讲话

本次论坛由校党委宣传部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团委、公共教育党总支承办。这是落实2025-2026学年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举措之一,也是学校领导讲授思政课、带头深度参加思政课集体备课,与青年学生同上“国安·家安”思政大课的一次实践。下一步,学校深入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结构化研讨、行动学习等研究式学习,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改进师生互动方式、改善课堂学习氛围,加快补齐教学法短板弱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度思考、锻炼能力,增强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党委宣传部部长孙键主持活动

活动现场照片


Copyright(C) 2015 厦门华厦学院  技术支持 信息中心 闽ICP备09004608号-1 闽公网安备 350211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