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专栏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讲座专栏 >> 正文

厦门华厦学院人文通识系列讲座第256期——《正在消失的闽南老手艺》顺利举办

时间:2025-10-15 栏目:讲座专栏


2025年9月30日下午,厦门华厦学院人文通识系列讲座第256期一一《正在消失的闽南老手艺》在俊秀厅顺利举行,此次讲座邀请到厦门市湖里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厦门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杨秀晖,向我校师生深情讲述闽南地区传统手工艺匠人千辛万苦精进技艺的故事,展现他们在时代变迁中对技艺的坚守与热爱,我校师生共450人到场听讲。

讲座开始前,杨秀晖老师向我校赠送她撰写出版的书籍,我校图书馆馆长黄亚宁老师接受赠书,并与杨秀晖老师合影留念。

(杨秀晖向我校赠送书籍)

讲座伊始,杨秀晖老师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图文资料,系统阐述了闽南文化作为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交融产物的独特内涵。她指出,闽南文化既保留了古老的中原印记,如闽南语中的古汉语遗存和春节、元宵等传统习俗;又因海而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洋性艺术形式。本次讲座图文并茂,内容详实,有效增进了同学们对闽南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杨秀晖在讲座中)

在本场讲座中,杨秀晖老师深情讲述了多位闽南老匠人守护传统技艺的动人故事。她以“最后的‘吹糖人’”制作者陈亚粿、闽南芋头粿制作技艺能手李敢、以及戏曲水袖表演艺术家苏燕蓉等为例,生动展现了他们在现代语境下对技艺的坚守、创新及其面临的传承挑战。匠人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执着的文化使命感深深感染了在场师生,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在为精湛技艺频频赞叹。

(同学们认真听讲座当中)

讲座结束后,我校通识课程建设委员会主任刘海翔教授为杨秀晖老师颁发致谢旗,并合影留念。

(通识教育中心为杨秀晖颁发致谢旗并合影留念)

Copyright(C) 2015 厦门华厦学院  技术支持 信息中心 闽ICP备09004608号-1 闽公网安备 350211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