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华厦职业学院坐落于美丽的海上花园城市——厦门,1993年由时任厦门市政协主席蔡望怀等知名人士创办,是厦门市首家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属于完全公益性教育机构,也是厦门市政府重点扶持的民办高校。学院于1997年被民办高教委授予全国民办高校先进单位;2001年纳入全国统一招生;2006年荣获“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07年正式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进驻集美文教区新校园;2010年成为《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制度改革试点项目》试点院校单位。
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现任董事长为厦门市政协原主席蔡望怀,现任院长为我国分析科学与环境分析化学的知名专家、厦门大学原副校长王小如教授。目前全院共有教职工近300人,专任教师近2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9人,硕士以上学历78人,同时,拥有一批相对稳定的、由来自于企业生产管理第一线的行业人士和厦门大学等院校专家教授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
学院位于厦门市集美文教区,占地面积442.1亩,校园内设教学楼、实验实训中心、图书馆、后勤服务楼、行政办公楼和体育运动场,环境优雅宁静。在学院“十二五”规划“绿色华厦”的建设主题下,华厦正在逐步成为一个养德求知学技能的独具特色的绿色校园。
经过近20年跨越式发展,学院专业建设日臻完善,形成了食品药品、创意设计、通信网络、电子电控、汽车机电、现代流通、企管营销、商务服务、金融服务、财会核算等10个专业领域,共28个专业,拥有在校生近6000人,其中全日制高职高专学生近4500人。学院生源质量逐年提高,新生入学平均分与报到率均位居福建省高职院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0%以上。
学院坚持“不比层次,但求素质;不唯书本,更重技能”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在先进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用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近年来,学生在省市级以上各级各类赛事中获奖近146 人次。目前,学院也成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与高职高专教育衔接考试”试点,学生可在校同时完成专科的学习和本科的提升。
学院注重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学院已中国平安、厦门电信、厦门建发、三安光电、灿坤、厦门银祥、华为3com、三五互联、邮电纵横等颇具实力的近100家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如“号码百事通华厦学院分中心”、“平安班”、“三安班”、“ 厦门银祥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实验室”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同时,学院以教学部和实验室为起点,向生产性实体延伸,构成专业服务平台。目前,已取得了中央财政、省财政、厦门市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共7个,获得财政支持经费410万。近年来,学院致力于专业服务平台建设,使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更贴近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的发展前沿,并建成了具有“国家计量认证”证书的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和与台湾院校深度合作的数字媒体技术开发中心、光电应用、嵌入式技术共四大实训研发平台。
学院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积极与海内外高校交流合作,先后与美国伊利诺伊中心学院、香港专上书院、台中技术学院、台湾勤益科技大学、台湾树德科技大学、台湾亚洲大学、台湾侨光技术学院等学校签订合作交流协议,已经形成定期的教师互换、学生交流,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
建设产学研平台的同时,学院的科研成果也取得了喜人成绩。截止到2011年,学院共申请国家级“十一五”规划课题2项,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8项。发表学术论文118篇,其中英文论文8篇,实用新型专利1项,特别是近两年,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断增多,进一步证明了学院的科研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今天的厦门华厦职业学院已发展成为集教学、科研、职教培训于一体的,具有一定办学规模和影响的省属高等职业院校。今后,华厦人将戮力同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定不移的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为海西经济建设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